隨著 Klarna 和 Affirm 步履蹣跚,“先買後付”的新型初創公司正在搶走聚光燈

    風險資本家正在押注來自歐洲的新型初創公司將成為擁擠的“先買後付”領域的真正贏家。像 Mondu、Hokodo 和 Billie 這樣的公司已經通過宣傳企業而不是消費者、是更有利可圖的客戶。由於擔心潛在的經濟衰退,以消費者為中心的 BNPL 參與者(如 Klarna 和 Affirm)的估值已大幅下跌。

隨著對“先買後付”趨勢的炒作消退,一些投資者押注他們已經找到了下一件大事。

現在購買,以後付款的公司,如 Klarna 和 Affirm,允許購物者將付款推遲到以後的日期或將購買分成免息分期付款,由於生活成本上升,消費者對支出變得更加謹慎,因此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以及由於較高的利率推高了借貸成本。 他們還面臨著日益激烈的競爭,科技巨頭蘋果憑藉自己的 BNPL 產品進入了競爭。

但風險資本家正在押注來自歐洲的新型初創公司將成為該領域的真正贏家。 Mondu、Hokodo 和 Billie 等公司通過簡單的推銷從投資者那裡獲得了大量現金:企業——而不是消費者——是現在購買,以後付款的趨勢更有利可圖的客戶。

“對於 B2B 來說,‘現在購買,以後付款’有很大的機會 [business-to-business] 空間,”總部位於柏林的初創公司 Mondu 的聯合首席執行官 Malte Huffman 說。

霍夫曼的公司最近從包括矽谷億萬富翁彼得泰爾的 Valar Ventures 在內的投資者那裡籌集了 4300 萬美元的資金,他預測未來幾年,BNPL 在歐洲和美國的 B2B 交易市場將達到 2000 億美元。

而像 Klarna 這樣的服務為消費者購買提供信貸——比如一條新牛仔褲或一個華麗的揚聲器系統——B2B BNPL 公司旨在解決企業之間的交易。 它與其他一些現有的短期融資形式不同,例如營運資金貸款,涵蓋公司的日常運營成本,以及發票保理,公司出售全部或部分賬單以更快地獲得所欠現金。

私募股權公司 Notion Capital 的普通合夥人帕特里克·諾里斯 (Patrick Norris) 表示,B2B BNPL 的市場比 B2C 市場“大得多”。 Notion 最近領導了對總部位於英國的 B2B BNPL 公司 Hokodo 的 4000 萬美元投資

“B2B 的平均購物籃規模遠大於普通消費者購物籃,”諾里斯說,並補充說這使公司更容易產生收入並實現規模化。

由於對潛在衰退的擔憂對該行業構成壓力,以消費者為中心的主要 BNPL 參與者的股票在 2022 年大幅下跌。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瑞典的 Klarna 正在談判以較上次估值大幅折價的價格籌集資金——從 2021 年的 460 億美元降至 150 億美元。Klarna 的一位發言人表示,該公司不對“投機行為”發表評論。”

自今年年初以來,美國上市的金融科技公司 Affirm 的股價已下跌 75% 以上,而以 290 億美元收購澳大利亞 BNPL 公司 Afterpay 的 Block 股價已下跌 57%。 提供自己的分期貸款功能的貝寶今年迄今下跌了 60%。

BNPL 在冠狀病毒大流行中起飛,為購物者提供了一種方便的方式,只需在零售商的結賬頁麵點擊幾下,即可將付款分成更小的部分。 現在,企業正在順應潮流。

市場研究公司 Omdia 的金融科技分析師 Philip Benton 表示:“鑑於宏觀經濟狀況惡化和持續的供應鏈危機,企業仍面臨現金流問題,因此任何以靈活方式更快收款的方式都將具有吸引力。”

Mondu 和 Hodoko 尚未公開披露其估值,但意大利的 Scalapay 和德國的 Billie 的最新估值分別為 10 億美元和 6.4 億美元。

事實證明,BNPL 服務特別受中小企業歡迎,這些企業也感受到了通脹上升的壓力。 Mondu 首席執行官霍夫曼表示,長期以來,大銀行對中小企業的“服務不足”。

“銀行不能真正降低票據規模以使其經濟,因為他們通過此類貸款獲得的邊際貢獻並不能涵蓋相關成本,”他說。

“與此同時,金融科技公司已經證明,更加數據驅動的方法和更加自動化的信貸方法實際上可以使其發揮作用並擴大潛在市場。”

BNPL 的產品遭到了一些監管機構的反對,原因是擔心它們可能會促使人們背負他們無法負擔的債務,以及滯納金和其他費用缺乏透明度。

英國在監管方面處於領先地位,政府官員希望最早在 2023 年對該行業實施更嚴格的規定。不過,諾里斯表示,以商業為中心的 BNPL 公司面臨的監管風險低於 Klarna 等公司。

“B2C 的監管將為消費者提供急需的保護,幫助他們精明購物並遠離債務,”他說。 “在 B2B 中,企業在不需要的物品上超支的風險可以忽略不計。”

然而,B2B 參與者需要警惕的一件事是他們所承擔的風險水平。 諾里斯說,隨著可能出現的經濟衰退,B2B BNPL 初創公司面臨的一大挑戰將是保持高增長,同時為潛在的破產做準備。

Omdia 的 Benton 說:“B2B 通常是高價值、低容量的,因此風險偏好自然會更高,負擔能力檢查也更重要。”